《西游记》的故事,起源于唐代僧人玄奘只身赴天竺(古印度)取佛经的记述。玄奘千辛万苦的经历和异域见闻,激发了人们的丰富想象力。唐僧取经的故事在民间不断传播,内容也更加丰富,而且逐渐神化;主角也由玄奘改为神猴孙悟空。吴承恩根据民间传说故事,博采众长,经过加工和再创作写成了《西游记》这部伟大的神话小说。《西游记》全书共一百回,可分为三大部分。前七回写孙悟空出身,从石猴出世、泛海访师学道、大闹天官到被压五指山下。第八回到第十二回是第二部分,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僧出世等故事,交代了唐僧取经的缘起。第十三回至全书结束是第三部分,也是全书的重点,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被迫皈依佛门,保护唐僧取经,一路斩妖除怪,历尽九九八十一难,得以取回真经,修成“正果”。《西游记》具有很深刻的现实主义思想,取经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为追求理想而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摧毁一切邪恶势力及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和信心。《西游记》塑造了孙悟空这一英雄形象,他反对束缚、要求自由、蔑视传统、敢作敢为、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得到了广大人民的赞美,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愿望。此外,小说还相当深刻地揭露、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