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笔者对十几年芭蕾教学和实践进行的一次较为全面的梳理和总结。本书特别突出了对“实用性”和“灵活性”的紧密联系。本书范例分为“地面练习”“把杆练习”。结合古典芭蕾课堂训练的特点,地面练习按动作顺序,把杆练习按风格归类。先以元素动作示范入手,再给予组合训练展开,并以“由易到难”的程度划分了教学层次。这个“由易到难”的变化体现在元素动作的完成由“慢”到“快”的节奏或由“单一”到“复杂”的动作变化上。本书还对“要点”进行了拆分示范,突出教学重点,方便使用者对舞蹈元素、风格以及做法有更清晰的认识。本书针对同类型动作提供了多种组合方式,便于使用者根据自己或者学生的能力以及课时量的多少来进行选择;同时,也便于使用者对各组合进行拆分、重组,拓展了教材灵活应用的可能性。“地面练习”训练程式借鉴了专业院校古典芭蕾训练的传统程式,但训练方法和训练目的有很多不同,它拥有自己“性格”特色的一整套内容和方法,以符合少年儿童生理成长的需求,两者既有“异”又有“同”。“异”是指在少儿芭蕾训练中,更多强调小关节单一基础动作的练习;“同”是指在古典芭蕾中的“开、绷、直、立”基本规范的要求。本书的“扶把练习”基本动作按风格来归类。在每一个基本动作的标题下,本书给出了简明扼要的动作特点描述以及动作要领,建议使用者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探究。每一个基础动作都有单一动作示范和要领拆分练习。由于本书篇幅有限,笔者选择性地进行了内容提炼。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