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互联网和各种形式的社交网络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不仅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甚至本身便构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这也提出一个问题——互联网的实践,可以为什么人赋能,并带来积极的后果呢?事实上,互联网赋能并不是在今天才横空出世的新概念,它的提出及实践,有着并不短的历史。但是早期的互联网赋能侧重建立在科学技术的想象之上,将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计算机能力的培训当作赋能的关键,认为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可以改变不发达地区和国家的落后面貌,甚至可以实现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随着社交网络在新世纪的兴起,互联网的构成和格局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显然,在今天,面对无处不在的网络,我们很难将接入互联网和拥有计算机能力当作赋能本身。更为重要的是,早期的互联网赋能研究侧重以不发达地区或者弱势群体为研究对象。在这一过程中,以社会建构论的视角来看,前者也被潜在地当作了需要赋能的对象。但是,随着互联网接入的普及,它为普通人带来的改变,似乎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此,本书计划考察互联网和社交网络对普通人的赋能,并侧重从日常生活的角度进行阐释和解读。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