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简介文化的真谛——人化;文化的两大永恒课题——“人应当如何生活?”“我们如何在一起?”文化如何用生用世——透过“意义世界”的建构,为人的“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以超越“生存困境”;中国人和中华民族跨越时代的文化基因——血缘、情理、入世三大文化胎记;中国传统文化如何为人们提供安身立命的基地——儒、道、佛三位一体的自给自足的文化精神形态,建构和造就了中华民族进退互补、刚柔相济的极富弹性的意义世界和心灵构造,使中国人尤其中国知识分子在任何境遇下都不致丧失安身立命的精神基地;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的前途和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命运——通过文化对话实现“人化”的“理一分殊”,透过人文素质生态的建构实现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简要目录文化之“用生”与“用世”文化与人的“生命过程”中西方文化的精神要素与中西方人的文化基因中国人安身立命的特殊文化难题儒家人伦原理与中国文化的“入世”取向道家的人生智慧与中国文化的避世结构佛家人生哲学与中国文化的出世元素儒、道、佛三位一体与中国人的文化精神结构全球化与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的文化归宿编辑推荐“人应当如何生活”,在一个生活节奏日益加速,各种压力扑面而来的时代,在金融危机波及全球的时候,在人人考虑如何过冬的时候,就是一个我们如何处理我们内心的焦灼、忧虑、恐慌的时候,就是一个心灵亟需安顿的时候?那么,《文化与安身立命》给我们上了精彩的一课,无论是文化如何“用生”“用世”,以及引导/教导我们如何安身、立命。——本书编辑节选1|“人”的困惑与寻觅文化问题,在前几年非常“热”,但是在今天这样早已“热”过的时候, 我为什么还要来谈文化问题?理由很简单,文化问题实在是一个常谈常新的 永恒的课题。文化问题,是我们现代人,特别是我们在座的每位所困惑和没有解决的问题。致力探索、思考文化问题,是中国文明一以贯之的传统。中国文明的先 师孔夫子,一开始就论人。中国文化初年最伟大的发现就是,“人也者,仁 也”。什么是人?一个有仁义道德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人,“仁”是人的条 件。但是西方就不一样了。西方人对于人的觉悟,比中国人大概要晚四百年左右。古希腊哲学、古希腊文化最早的一个最伟大的发现,是由一个叫泰勒 斯的哲学家、科学家做出的。这个发现今天说给大家听,诸位可能觉得非常可笑。他面向大海进行哲学运思,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万物是由水构成 的”。这是西方人的第一个哲学问题,也是西方人做出的第一个最伟大的发现。可是,“万物是由水构成的”,让初涉哲学和文化的人听起来着实有点垂头丧气,“这还是什么哲学?”是的,它跟中国的哲学不一样,这就是最典型的古希腊哲学。泰勒斯在那个时代、那个文明背景下,他思考的问题是:世界万事万物都是个别的,都是具体的,都是有形的,这个有形的、不断变化的世界到底是由什么构成的?他发现有形的东西肯定是由无形的东西构成的,不变的东西肯定是由某个可变的东西构成的。于是他找到了这样一种东西,找到了什么?他找到了水。水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第一个是无定形,第二个是流动性。水是没有形状的,把它放到茶杯里,这个茶杯是圆的,它就是圆的,这个茶杯是方的,它就是方的。所以,有形的东西可以由水这个无 形的东西构成。第二个,水是流动的,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不断流动,是水的属性。哲学史、文化史、人类社会发展史、人类生命发展史和婴儿智力发展史,这五个“史”是一致的。人类生命刚刚诞生的时候,是没有抽象思维的能力的。什么叫作抽象?就是把那个“象”给抽掉,把现出的象给抽掉,留下一个本质性的东西。本质是什么?本质就是普遍。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具体的东西,却看不到任何抽象或被抽去了“象”的东西。这是一个茶杯,这是我的 茶杯,我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现象”性的存在,但是我看不到“茶杯”,我看到的只是“这一个”茶杯。一开始小孩没有概念抽象的能力,你告诉他 这是“圆”的,他不能理解和掌握,你只能告诉他“这是一块烧饼”。烧饼是什么?烧饼是圆的。所以在他看来,圆就是烧饼,烧饼就是圆。他只知道烧饼这个具体的存在,而没有“圆”的概念。泰勒斯就处在这样一个水平上。他对特殊性、个别性、普遍性还不能区分,他只知道用一个具体的东西,来表达一种普遍性,这个具体的东西就是水。可见,当他宣布“万物是由水构成的”时,实际指谓的并不是水,而是水背后的那个流动性、无定形,即 水背后的那些抽象规定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说“万物是由水构成的”,这是一种哲学,是一个哲学命题,是西方哲学史、文化史、文明史上第一个 最伟大的发现。紧接着在西方哲学史、文化史上,发现了什么?米利都学派发现世界是由气构成的,世界是由无定形构成的,德谟克利特发现世界是由原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