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西汉盛世的帝王——刘彻 在宫廷斗争中成长起来的少年刘彻是汉景帝的第10个儿子,由于不是长子,因此他原本是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但刘彻自幼聪明伶俐,颇受汉景帝喜爱。公元前153年,年仅4岁的刘彻被封为“胶东王”。刘彻登上皇位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馆陶长公主的帮助。长公主有一个女儿名叫阿娇,长公主本想把阿娇许配给太子,但是太子的母亲不领情,长公主非常生气,便把目光投向了刘彻。在刘彻幼年时,有一天,长公主问小刘彻:“你觉得娶阿娇好不好?”刘彻高兴地回答道:“好啊!如果娶了阿娇做妻子,我就造一栋金屋来藏她。”长公主听后,异常欣喜。从此,长公主不遗余力地帮助刘彻夺取皇位。公元前150年,汉景帝废太子刘荣,立刘彻为太子。刘彻做了太子后,更加勤奋学习,渐渐成长为一个能文能武、有胆有识的人。 富国强兵公元前141年,汉景帝驾崩,刘彻继承皇位。即位后不久,刘彻为了使国家强盛起来,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只尊崇儒家的学说,其他派别的学说都不许发展,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一直被延续下来。汉武帝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开始了自己的治国大业。汉武帝在位期间,在政治上颁行了推恩令、左官令、附益法等,建立察举制度,设立太学,巩固了中央集权;在经济上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得经济迅速发展;在对外关系上,他北击匈奴,南灭南越,西通西域,向东开拓疆土,扩大了中国的版图。这一系列的得力措施,使西汉空前鼎盛。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虽然他在出击匈奴时,大肆征兵、征税,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另外,他在晚年时变得好大喜功,举行了数次劳民伤财的封禅仪式,还沉迷于长生不老术,造成了巫蛊之灾,但是他继承和发展了西汉前几代皇帝执政的经验,使西汉王朝出现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大一统的局面。公元前87年,刘彻外出巡游,不幸染病,死于途中,庙号为世宗,谥号武帝。 一代枭雄——曹操 不平凡的少年时期曹操天资聪颖,很小的时候就显现出非同寻常的一面。据说他过目不忘,无师自通,却不专心读书,经常趁学堂先生不备,溜出去和其他孩子一起习武练箭。一次,曹操又带着几个小伙伴外出打猎,途中他因父亲是大宦官曹腾的养子而被人骂作“宦门遗丑”,这让曹操既恼怒又羞愧。从此以后,他将满腔的怒火化作学习的动力,不再到处玩耍,而是认真读书学习。曹操喜欢看《诗经》《离骚》,但最爱看的是兵法典籍。曹操博览了各家兵法典籍,特别是《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他还将其中大量的神策妙计摘录下来,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汇集成册,题名为《兵法书要》。曹操19岁时举孝廉,20岁时任洛阳北部尉。曹操到任后,为了整治城四门的秩序,在城门左右各悬挂十多根五色木棒,违令者不论贵贱,皆用木棒惩治。一次,他依法打死了大宦官蹇硕的叔父,引起了轰动。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东汉朝廷急忙调集大军镇压。曹操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积极参与,被任命为骑都尉,在颍川与起义军交战。因为镇压起义军有功,他被提拔为济南相(相当于郡太守)。后来汉灵帝设置西园八校尉,曹操当上八校尉之一的典军校尉,成为皇帝核心武装的将校之一。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189年,汉灵帝去世,东汉政局陷入混乱。军阀董卓趁乱带兵进入皇城,把持政权。曹操经历变乱,对董卓十分不满。于是他逃出洛阳,东走陈留,散家财,招兵将,积极参加了当时关东各地军阀联合反董的斗争。191年,曹操因镇压河北农民起义军有功,被袁绍推举为东郡太守,拥有了自己的一方势力和发展基地。第二年,青州黄巾军攻人充州,刺史刘岱战败被杀,兖州官员忙迎曹操领兖州牧。曹操用非常手段,逼降黄巾军三十余万人,并从百姓中挑选精壮者组成“青州兵”。自此,曹操既据有兖州,又有一支武装力量做后盾,于是他开始大施智谋,与群雄角逐。统一北方曹操是一位很有才能的政治家。他占据兖州时,由于长期的战乱,导致了兖州的农业生产严重落后,粮食紧缺,军队给养困难。曹操认真地总结了秦汉以来的历史经验,进行屯田,这样既解决了军粮问题,又安定了社会。此外,曹操还唯才是举,善于用人,对于文人谋士能够以礼相待,量才而用。他的重要谋士荀彧、许攸、郭嘉等都是慕名而来的。P4-7编写的《中国名人成长故事》精选了在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杰出人物,他们中有领导中国进行变革的政治领袖,有战绩卓越、政绩辉煌的将相名臣,有为社会的发展指明方向的思想巨擘,有用书法、绘画等方式记录历史的艺术大师,有创作财富神话的经济奇才……书中展示了名人们成长的经历和辉煌的业绩,讲述了名人成功背后鲜为人知的奋斗历程。本书可以让青少年朋友们在轻松阅读中了解最真实的名人,发现他们成功的秘诀。此外,书中还配有栩栩如生的图画,使本书更具有吸引力和可读性。《中国名人成长故事》将带着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