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本书精选《论语》中的73条名言佳句,按端正好、满庭芳、声声慢、清平乐、卜算子归类,作者结合当下阐发其中的微言大义与现实意义。 张传玖,安徽庐江人,从业媒体,酷爱中华传统文化,精研《论语》十多年,近年来利用周末独自组织开展“走读北京”文化公益活动,广受好评。出版有《君子不器:半部论语品一生》《字言字语》等。 德不孤 01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002 02吾日三省吾身。-005 03德不孤,必有邻。-007 0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010 05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015 06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018 0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021 08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024 09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026 10君子谋道不谋食。-029 兴于诗 11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034 1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037 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040 14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043 1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046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049 17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051 18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055 1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057 20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059 21人能弘道,非道弘人。-062 22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066 23有教无类。-068 24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070 25性相近也,习相远也。-073 26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076 27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080 不贰过 28食不语,寝不言。-084 29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088 30巧言乱德。-091 31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093 32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095 33君子不器。-098 34先行其言而后从之。-101 3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104 36君子无所争。-107 37不迁怒,不贰过。-109 3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11 3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114 40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117 41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119 42过犹不及。-122 4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24 4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27 45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131 46欲速,则不达。-133 47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135 4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38 49老而不死,是为贼。-142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145 51小不忍,则乱大谋。-147 其身正 5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156 53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159 5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162 55克己复礼。-165 56四海之内,皆兄弟也。-167 57民无信不立。-170 58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173 59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76 6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79 61无为而治。-182 62不患寡而患不均。-185 63百姓有过,在予一人。-187 朝闻道 6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192 65祭如在,祭神如神在。-196 66朝闻道,夕死可矣。-198 6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202 68未知生,焉知死? -204 69死生有命,富贵在天。-208 7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211 71述而不作,信而好古。-214 72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217 73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220 附录《论语》经典语录 -224 附录《论语》中的成语 -229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