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沟通以家、校双方互动交流的方式,产生家校协同教育的功能。在建立良好协作的基础上,家校协同具备对象一致性、行为互动性、地位平等性三个特征。 家校协作能有效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从而完成共同的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在品德、学业及其他方面的良好发展。在教育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家校协同的一切活动均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出发点,让学生的知、情、意、行在统一的标准下进行有方向、有目的的发展。 行为是思想的具体表现,当家庭和学校都能确立一致的指导思想时,其所传递的教育信息具有双向互动性,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课堂、线上沟通等沟通途径,建立家庭、学校的合作关系,进而形成家长、教师和学生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除了显性的家校互动交流之外,由于多种力量交汇,家校协同共育也会促进双方内在的隐性互动。教师为了让家长能深度参与,会更加自觉地重视与家长的协作、沟通;同时,家长在积极参与协同共育时,不但能从教师分享的教育观念中重新审视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观念,而且可以与其他家长交流家庭教育经验。事实上,这也是教师与家长自身不断学习、不断反思的一个过程。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