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进入新的复杂的发展阶段。在当前阶段,中国面临着两个关键议题,一是在国际格局中扮演的角色,二是马克思的意识形态遗产。本书所收录的四篇长文,从不同侧面探讨了这两个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本书第一章深入历史,探究中国与中亚、东南亚在工业革命前两千年间的长期关系。直到18世纪时,中国都是世界上最大、最具活力的经济体。引发英国工业革命的许多关键技术,都是由商人沿着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传播到了欧洲。中国与中亚、东南亚及欧洲国家密切的商业往来及深厚友谊表明了一带一路所具有的历史基础,也预示着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在第二章中,作者指出了中国在处理海洋问题时所面临的诸多国际政治和法律挑战。西方通过暴力征服,在全世界广阔的管辖地形成了主权遗产,其中尤其包括亚太地区——中国自己的“后院”。作者对西方大国的海洋霸权的分析,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国在保障和维护自己的海洋主权所面临的困难,也凸显了海洋战略的宝贵价值。第三章和第四章重点分析马克思主义及其遗产对当今中国的意义。作者分析了中国未来面临政策挑战时,应当以何种方式解释和运用卡尔·马克思的智慧遗产。理解“共产主义”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对当今中国具有重大的意识形态和实际意义。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