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一群喜马拉雅山脉的孩子;他们,从偏僻的山村走进现代登山运动,也走进了每一位登山者崎岖的命运之旅;他们,将自己的青葱岁月种植在茫茫雪山之巅,并以质朴无邪的信念凝结成这部生死之书。全书共分六章,介绍了西藏一所专门培养职业高海拔服务人员的登山学校,以及这所学校培养的、活跃在登山活动中的年轻向导们。这是一家专门提供喜马拉雅攀登服务的圣山公司,更是一支走向国际攀登舞台的高山向导队伍。本书就从校长尼玛次仁开办登山学校开始,主要叙述了1999-2012年,一群藏族孩子从进入登山学校,到赴法国留学,再到做登山协作,直至成为世界顶级登山向导的经历,其中有他们的成长、友情、爱情,更主要的则是刻画了他们与登山家之间那看似雇佣关系、实则不离不弃的生死情谊……本书采取了新闻特稿的写作方式,游离于纪实报导和文学创作之间,讲述了这样一个特殊人群在他们特定的工作地点所发生的一个个真实、感人、悲壮和有趣的故事。全书图文并茂,有很多高质量摄影作品,多为高山向导亲自拍摄。他们可以在高海拔,其他人无力拿出相机时,取出相机拍摄,因此非常之珍贵、难得。王石推荐序:无数登山者因为登顶珠峰名扬天下,而被人所记住的高山向导则寥寥无几,那些高山协作和高山厨师就更是默默无闻。《喜马拉雅守护者》中讲述的这支活跃在喜马拉雅北麓的高海拔服务团队——大多是些从西藏最偏远地区出身的孩子们,一开始可能还谈不上什么明确的人生目标,仅仅为 了能走出大山,寻找到一个能生存的就业机会。可登山给他们带来的改变,却远远超出他们自己的想象。西藏登山学校成立至今才10余年,即使是1999年入校的第一批学员,如今也不过是30刚出头的年纪。在许多四五十岁,事业颇有成就的登山客户眼中,他们还是些涉世未深的孩子。但在山上,这种关系往往颠倒过来,客户们表现得更像孩子,而年轻的高山向导们要像成年人对待孩子一样,耐心细致地处处照顾他们的客户。这些藏族高山向导和协作,在高海拔极限环境中表现出的出色体能、丰富经验、高度责任感和对山峰的敬畏心,赢得了客户乃至公众的尊重。今年是人类登顶珠峰60年。60年前,新西兰登山家希拉里和他的向导丹增诺盖一起从珠穆朗玛峰下来的时候,他们绝口不提到底是谁第一个登顶。这种向导和登山客户之间的相互尊敬和深厚友谊,60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颂。登山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并不因为山下的故事更丰富,登顶的故事就更伟大;也不因为登山之前的阅历更少,登山所带来的体验就不够虔诚。在山面前,所有人都一样渺小,也一样伟大。所以,我很高兴有一本这样的书,真实地再现我的朋友尼玛次仁老师和他的团队在山里发生的那些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正是因为有了这本书,那些以登山为职业的“喜马拉雅守护者”的形象才第一次鲜活起来。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