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全书的印象,管理会计在中国的五年大发展,突出特点在于“政一产一学一研”紧密配合完成。这里说的政,指财政部、国资委、工信部等国家主管机关;产,指国有和民营各类规模企业的积极参与;学和研,指大学、科研单位、职业团体的各方专业力量。“政、产、学、研”这四个方面为解决管理领域问题的通力合作,在欧美发达国家并不多见,或者说很难做到。而这恰恰是我们国家的优势。有政府引领、学界的研究、协会推动、企业实践、协同创新,再加上开放交流,我们就能取得成功,这也可以说是重要的、有价值的中国经验。 一般认为,管理会计是微观层面的事务,其实不尽然。我曾经当过国有企业厂长、省经贸厅长,审计长。以我从事微观、中观、宏观各级管理工作的切身体会,只要存在市场经济、存在资源约束和资源配置,管理会计就有用武之地,就适用于经济运行的所有各层次系统。中国经济社会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宏观层面逐渐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微观层面多种类型企业并存、竞争发展。在这样的变革发展进程中,管理会计发挥作用的天地越来越大。 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中国经济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应该说,通过管理改善和管理创新来实现提质增效的大势已经形成,管理会计将大有作为。 《中国管理会计蓝皮书(2014-2018)》的推出,正是一次由国家经济向高质量转型发展引起的公司管理会计普遍推广、升级运用的好机会,也是重大挑战。从长远来说,提升管理会计软实力,是管理创新的重要方面,是服务经济社会高效运行的重要抓手。实施精益化管理,完成向高质量转型发展,管理会计已经成为各级管理者必须掌握的重要方法论。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