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试图通过口述史的方式,对建国后上海电影自身的发展同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的联系进行分析,力图通过对建国后多部上海电影的独特解读,通过当事人的真实还原和个性叙事,来考察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对电影创作的影响以及影片内容所反映的社会现实问题,再现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领域,尤其在电影这一大众文化传媒中发挥作用的历程,以使人们从中窥见和提炼一些成功经验和可鉴之失误。采访对象均为亲历影事之影人,口述所涉也均为影人所亲历之影事。自本课题立项后,课题组成员先后咨询、拜访相关影人、专家等60余人,口述资料最终成文者49篇。 作为新中国电影最重要的流派,上海电影及其历史遭际反映了上海乃至中国的变迁。它既是摹写和记录新中国政治风云、社会百态和文化跌宕的真实画卷,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历程中在对社会文化引领能力方面成败经验的见证。 本书用口述的形式对建国后上海电影发展的情况作介绍的,则没看到。它在学术上可以为上海口述史的发展、为上海电影发展建国后阶段的研究,作一些填补,在实践上也有助于对上海电影的历史与现在的考察和解读。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