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运用高超的讲故事技巧,讲述人类波澜壮阔的太阳系探索史,内容扎实,来源可靠:告诉读者人类是如何利用望远镜、卫星、探测器、登陆器等进行太空探索,及其中重要的人物和事件。 2. 独特丰富的实践活动,简单易行又充满想象力:创造一个真实的彗星模型;设计一个登陆器并保证其中放置的鸡蛋安全返回地球表面;建造、测试并发射一架火箭;观看火星表面的三维立体图像;在你的厨房砸出月球陨石坑……在动手做的同时帮助读者加深理解。 3. 充足的专栏版块,提供了从各个角度了解太阳系探索史的工具:长达30页的“太阳系天体指南”,介绍了太阳系的行星及其卫星、太阳、矮行星、彗星和小行星的基本特征,方便索引;“探索时间轴”列出了人类探索太阳系的大事件;人物和小知识版块,记录了在走向太阳系的天文学道路上的人类太空先驱的传记,以及文中故事涉及的必要的知识点。 4. 精美的天文学图片和不可多得的科学家工作照片,均为本书增色不少,带领读者回到历史现场,重温激动人心的发行之旅。 我们现在已经很了解所属太阳系中的行星、卫星、彗星、小行星等天体。人类登上了月球,但还未在其他行星上留下属于自己的脚印。那么,我们是怎么知道火星表面被锈红色的尘埃覆盖,金星上的一天相当于地球上的一年,海王星有13颗卫星的?我们又是如何测量太阳的温度,弄清楚彗星的“核”里有什么的? 几个世纪以来,天文学家将望远镜转向夜空,对太阳、月亮和行星逐渐加深了了解。 随着20世纪上半叶火箭技术的进步,科学家和工程师终于能够在50年代后期将卫星送入地球轨道。人类摆脱了地球的引力,派遣宇航员登上月球,探测器也被送往遥远的行星。本书告诉你的故事,正是人类利用望远镜、卫星、探测器、登陆器等进行太空探索的丰富历史。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