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人话,写人事,有人味,给人看。 琢磨自己这么多年的阅读体验,能给我带来快感的史学叙事,大体都有这样一些特征: 研判史料,玄想问题,不再留筋骨而剔血肉,冷冰冰地见事不见人;思维更趋柔软,描述更多感性,落笔更重细节,拆析史实更添几分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人文关怀,情采与识见兼备;自觉秉承“通古今之变”的衣钵,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尽可能打通两端,知会本末,温故的目的,是为了更明白地知新;搜寻隐匿在史料中的情境画面,还原(或重构)历史的现场感,有很强的“今月曾经照古人”的现实观照——但愿《上海租界百年》能是这样一本书。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