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教材:油层物理学(第3版)》共分四章。第一章在介绍储层流体(油、气、水)的化学组成、油气藏分类的基础上,重点讨论油藏中油、气相态描述及测定方法,油气的分离及计算,以及油、气、水高压物性参数的定义、特征、高温高压(PVT)物性测定原理及方法、经验确定方法等。第二章主要讨论储层岩石的骨架特征,孔、渗、饱特征及其测定原理与方法,粒度及孑L隙大小评价指标,储层胶结物性质及其敏感性评价测定方法,岩石经典渗流模型及其应用与发展状况,岩石导热、声学及导电性等的描述方法;介绍各物性参数在油藏评价及开发中的应用。第三章从储层岩石以及其中流体的界面系统、界面特征出发,着重讨论储层岩石的毛管力理论、多相流体渗流理论;介绍毛管力曲线、相对渗透率曲线等的测试、计算方法及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第四章通过介绍采收率及其影响因素,讨论化学驱、混相驱及热力采油等主要提高采收率措施的方法及机理,讨论剩余油确定方法、相似准则及在物理模拟中的应用等,并讨论油层物理在提高采收率中的应用。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