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外国人写了很多关于北京的书,但是在这么多书中只有两部书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一部是樊国梁(驻北平主教,法国人)里程碑式的著作《北京》,另一部是哈辛斯・比却林神父所著的《北京记》。 外国人的这些著作中,精确描写北京的书是非常少的,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很难搜集到珍贵的资料。一个研究者,越是对一个古城着迷,他就越是能深刻地体会到在研究过程中的巨大困难。即使是中国人自己,除了在古城本身的历史和碑文中的记载之外,也没有其他的获得珍贵资料的途径了。我相信,以一名西方人的能力而言,没有办法恰如其分地去欣赏北京,因为这前提是需要对中国的过去有通透的了解,对中国的特色与宗教的无限同情,对穷困人民的语言与茶余饭后的话题,对街坊传唱的乐曲,对作坊行话的熟稔,以及对知识分子的思想与对统治阶层的动机有所了解。 因此,对于充满疑虑和渴望且又宽容的读者,《北京纪胜》采纳了一些人的建议,他们认为纪事应该涵盖更广泛的领域,而不是通常的“导游册”。此外关键的是,《北京纪胜》不能有学究气,只有这样,《北京纪胜》才能赢得更多的读者。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