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是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的主要资料。南怀瑾先生极为推崇孔子学说与《论语》,认为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其始终具有不可毁、不可赞的不朽价值。但历来对《论语》的讲解,错误之处,屡见不鲜。他认为主要问题在于所讲的义理不对,内容的讲法不合科学。《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一书中,他在讲述《论语》时,采用以经解经、经史合参的方法,注重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及历史典故,旁征博引,拈提古今,在人文掌故、生活趣闻中融入词语解释、原文串讲,显得活泼灵动。通过讲述《论语》,南先生阐发了对孔子及其弟子们较为通达的认识,纠正了世人对他们的许多误解。他为读者还原了平凡、可爱和真实的孔子形象,指出孔子对教育时机的洞察和把握是“手眼通天”和多变的,孔子在日常起居生活中是活泼而又有生机的,并不像后世理学家们所表现的那么严肃和不通人情,以致把孔子塑造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古板而僵化。他还指出,孔子对待弟子们是严肃中饱含温柔,严厉中蕴含亲切,比如孔子评价宰予“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并非在批评宰予,而是遗憾和痛惜宰予身体的虚弱,阐发了因材施教的理念。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