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鲸二手书店
淘二手好书+回收闲置图书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2版)/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计算机类)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2版)/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计算机类)
作者:孙波编;曾振东编 |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470786
原价: ¥30.00
销售价:¥30.84元
参与书籍回收后,可享更低价格
分类 计算机
作者 作者:孙波编;曾振东编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图书简介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2版)/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计算机类)》是按照高职高专的教学要求,以职业岗位技能培养为目的而编写的教材。内容注重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设置多个实训任务场景,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计算机网络相关的知识与技术。全书共分14 章,分别介绍了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数据通信基础、局域网基础、以太网组网技术、交换机与虚拟局域网、无线局域网、网络互联与IP 地址、IP 数据报、路由器与路由选择、三层交换技术、TCP 与UDP、应用层协议与应用服务、广域网技术以及IPv6 技术等内容,并附有习题和课后实训。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2版)/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计算机类)》内容丰富,概念清楚,技术实用,难度适中,理论与实训任务结合紧密,并且反映了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一些最新内容。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2版)/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计算机类)》既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网络培训教材或网络技术爱好者、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 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及分类1.1.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1.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1.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2 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1.3 ISO/OSI 参考模型1.3.1 为何需要网络模型1.3.2 ISO/OSI 介绍1.3.3 数据的封装与传递1.3.4 ISO/OSI 商业应用的失败1.4 Internet 与TCP/IP1.4.1 Internet 的起源1.4.2 TCP/IP 介绍1.4.3 TCP/IP 整体层次模型1.4.4 TCP/IP 协议栈本章小结习题及课后实训第2 章 数据通信基础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2.1.1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2.1.2 数据通信的常用术语2.1.3 数据通信方式2.1.4 数据通信中的同步方式2.1.5 数据通信中的主要技术指标2.2 数据编码与传输技术2.2.1 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通信2.2.2 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2.2.3 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2.2.4 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2.2.5 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2.3 多路复用技术2.3.1 多路复用技术的基本概念2.3.2 频分多路复用2.3.3 波分多路复用2.3.4 时分多路复用2.4 分组交换技术2.4.1 分组交换概念2.4.2 数据报交换2.4.3 虚电路交换2.5 差错控制技术2.5.1 差错控制的基本概念2.5.2 差错控制编码2.5.3 差错控制方法本章小结习题及课后实训第3 章 局域网基础3.1 局域网基础知识3.1.1 局域网工作的网络层次3.1.2 局域网的主要特点3.2 局域网拓扑结构3.2.1 总线型拓扑结构3.2.2 环形拓扑结构3.2.3 星形拓扑结构3.2.4 混合型拓扑结构3.3 局域网传输介质3.3.1 同轴电缆3.3.2 双绞线3.3.3 光缆3.4 传输介质访问控制方法3.4.1 MAC 地址3.4.2 MAC 帧3.4.3 传输介质访问控制方法3.5 观察MAC 地址和以太网帧实训3.5.1 查看计算机网卡的MAC 地址3.5.2 观察以太网MAC 帧目录本章小结习题及课后实训第4 章 以太网组网技术4.1.1 IEEE 802 标准4.1.2 以太网的常见标准4.2.1 集线器和交换机4.2.2 网络接口卡4.2.3 非屏蔽双绞线4.3.1 单一交换机(集线器)结构4.3.2 级联交换机(集线器)结构4.4.1 所需设备和器件4.4.2 制作直通UTP 电缆4.4.3 将计算机接入网络4.4.4 网络连通性测试4.4.5 交换机级联4.4.6 网络软件的安装和配置4.4.7 用ping 命令测试网络的连通性本章小结习题及课后实训第5 章 交换机与虚拟局域网5.1.1 共享式以太网的缺点5.1.2 交换技术以太网交换机的工作过程5.2.1 工作过程概述5.2.2 数据转发方式5.2.3 地址学习5.2.4 通信过滤5.4.1 交换式以太网与VLAN5.4.2 VLAN 的划分方法5.4.3 VLAN 的优点5.6.1 以太网交换机的连接配置5.6.2 Cisco Packet Tracer 仿真软件5.6.3 交换机常用命令模式框架5.6.4 以太网交换机配置VLAN本章小结习题及课后实训第6 章 无线局域网6.1 无线局域网基础知识6.1.1 无线局域网的特点与应用环境6.1.2 无线局域网的标准6.2 无线局域网的组网模式6.2.1 点对点模式6.2.2 基础架构模式6.2.3 无线局域网的组建与应用形式6.3 无线局域网常见名词解释6.3.1 SSID6.3.2 WEP 和WPA6.3.3 无线信道6.4 组建小型无线局域网实训6.4.1 无线AP 的设置6.4.2 无线网卡的设置本章小结习题及课后实训第7 章 网络互联与IP 地址7.1 网络互联7.1.1 IP 层网络互联7.1.2 IP 层与数据链路层7.1.3 IP 层的特点7.1.4 IP 互联网的特点7.2 IP 地址7.2.1 IP 地址的作用7.2.2 IP 地址的层次结构7.2.3 IP 地址的编址方法及表示7.2.4 IP 地址分类7.2.5 特殊IP 地址7.2.6 IP 编址实例7.2.7 子网划分7.3 子网掩码7.3.1 子网掩码的定义7.3.2 子网掩码举例7.4 无分类编址7.5 地址解析协议(ARP)7.5.1 完整的ARP 工作过程7.5.2 ARP 命令的使用7.6 IP 地址规划与配置实训本章小结习题及课后实训第8章 IP数据报8.1 IP 数据报的格式8.2 IP 封装、分片与重组8.2.1 IP 数据报的分片与重组8.2.2 分片控制8.3 查看IP 数据报实训8.4 ICMP 与ping 命令8.4.1 ICMP8.4.2 ping 命令本章小结习题及课后实训第9 章 路由器与路由选择9.1 路由基础9.1.1 路由表9.1.2 特殊路由9.1.3 IP 数据报的转发9.2 路由表的建立与更新9.2.1 路由表的建立9.2.2 路由表的更新9.3 路由协议9.3.1 内部网关协议和外部网关协议9.3.2 有类路由协议和无类路由协议9.4 内部网关路由协议9.4.1 RIP9.4.2 OSPF 协议9.5 路由器的基本知识9.5.1 路由器概述9.5.2 路由器的接口9.5.3 连接到路由器9.5.4 通过命令配置路由器9.6 网络互联实训9.6.1 前期准备工作9.6.2 使用静态路由配置9.6.3 使用RIP 配置9.6.4 使用OSPF 协议配置本章小结习题及课后实训第10 章 三层交换技术10.1 三层交换技术的作用10.1.1 使用三层交换10.1.2 工作原理及使用场合10.1.3 三层交换机的特点10.2 三层交换机的连接和配置10.2.1 三层交换机的接口10.2.2 连接到三层交换机10.2.3 三层交换机的命令模式10

阅读更多

相关推荐
更多低价好书购买/书籍回收
扫码访问微信小程序
在线客服
了解更低购买价格、或有疑问需要帮助,可以找小鲸鱼噢~
咨询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