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画集特别放大展示了其人物画的局部细节,书中既有画家构思时的灵感,也有发思古之幽情时的感喟,更有先生敷彩走笔时的花絮。共收录戴敦邦根据唐诗宋词所创作的中国画作品100多幅,每幅图版均附局部放大图和戴先生关于创作该幅画的心得体会,极其畅销。 本集收录作者近二十年来的部分唐宋诗词意图,汇集成册付梓出版,也是作者继古典小说系列绘画创作的小结,也可以说是作者将五十年来绘画创作的主要方面向对事一贯给予支持关爱的读者、观众作个汇报。作者一向的创作原则,尤其是对名著的配图,是忠于原著。对古典小说如此,对唐宋诗词同样如此。由于中国的诗词意境深邃和广远,所以有限而具象的画面要正确地演绎诗词的全貌并非易事。 唐诗 宋之词《渡汉江》 贺知章《回乡偶书》 张敬忠《边词》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宿建德江》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王 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 维 《关元二使安西》 王 维 《观猎》 王 维 《竹里馆》 李 白 《静夜思》 李 白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早发白帝城》 李 白 《金陵酒肆留别》 李 白 《拟恨赋》 崔 颢 《长千曲》 张 旭 《桃花溪》 戎 昱 《移家别湖上亭》 高 适 《除夜作》 刘 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杜 甫《石壕史》 杜 甫《春夜喜雨》 杜 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 甫《赠花卿》 岑 参《白雪歌关武判官归京》 张 继《枫桥夜泊》 钱 起《暮春归故山草堂》 卢 纶《塞下曲六首》(其二) 孟 郊《游子吟》 常 建《三日寻李九庄》 白居易《卖炭翁》 白居易《长恨歌》 元 稹 《菊花》 贾 岛 《题李凝幽居》 张 祜《题金陵渡》 李 贺《雁门太守行》 杜 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温庭筠《过分水岭》 温庭筠《商山早行》 李商隐《夜雨寄北》 秦韬玉《贫女》五代词 温庭筠《菩萨蛮》 冯延巳《谒金门》 李 煜《虞美人》 李 煜《菩萨蛮》宋词 林 逋《宿洞霄宫》 欧阳修《黄溪夜泊》 王安石《明妃曲二首》(其一) 欧阳修《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其一) 文 同《望云楼》 王安石《元日》 王安石《半山春晚即事》 刘子翚 《江上》 陆 游《游山西村》 杨万里《秋山》 朱 熹《水口行舟》 叶绍翁《游园不值》宋词 寇 准《阳关引》 夏 竦《鹧鸪天》 范仲淹《渔家傲》 柳 永《雨霖铃》 柳 永《夜半乐》 晏 殊《浣溪沙》 晏 殊《破阵子》 欧阳修《南歌子》 晏几道《归田乐》 晏几道《御街行》 晏几道《鹧鸪天》 苏 轼《小调歌头》 苏 轼《念奴桥赤壁怀古》 苏 轼《贺新郎》 黄庭坚《菩萨蛮》 苏庭坚《木兰花令》 秦 观《满庭芳》 秦 观《鹊桥仙》 贺 铸《半死桐》 周邦彦《隔浦莲近抬》 周邦彦《兰陵王柳》 毛 滂 《临江仙》 朱敦儒《好事近》 赵 佶《眼儿媚》 李 纲《六么令》 李清照《如梦令》 李清照《一剪梅》 李清照《声声慢》 张元?帧镀腥?蛮》 岳 飞 《满江红》 朱淑真《清平江》 陆 游《卜算子·咏梅》 范成大《蝶恋花》 严 蕊《如梦令》 张孝祥《六州歌头》 辛弃疾《菩萨蛮》 辛弃疾《南乡子》 陈 亮《水调歌头》 刘 过《沁园春·张路分秋阅》 姜 夔《忆王孙》 姜 夔《扬州慢》 戴复古《洞仙歌》 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 吴文英《过秦楼》 文天祥《酹江月》 张 炎 《解连环·孤雁》后记
阅读更多